信阳翻译公司 信阳翻译公司 信阳翻译公司
123

探访包公故里 彰扬清廉文化

信阳翻译公司推荐阅读,版权归信阳新闻网所有,转载如有侵权,请告知删除!

信阳新闻网7月12日讯(记者 袁国华 徐杰)提起《铡美案》《狸猫换太子》,许多人都会想起宋代名臣包拯。围绕他的文学小说、戏曲艺术、民间故事人们也耳熟能详。7月7日至9日,为了展示包拯故里遗迹,宣传包拯家乡民众为纪念先贤,彰扬清廉正气,在景点保护、建设在文艺创作方面所做的努力和取得的成就,由中国晚报工作者协会文化新闻分会、合肥报业传媒集团主办,肥东县委宣传部、合肥晚报、肥东县文联承办的“中国晚报文化记者聚焦包拯及清廉文化·庐剧中的包公形象”系列宣传活动在“包公故里”肥东县举办。

包拯,北宋庐州合肥(今合肥市肥东县)人。作为北宋廉吏,他是中国历史上家喻户晓的清官,民间称其为“包青天”及“包公”。在包拯故里合肥,存在着包拯出生地小包村、包拯少年读书地包公祠、包拯归葬地包公墓等国内独有的遗迹,有着与包拯有关的丰富文物,它们确凿地揭示了包公在这片土地上出生、成长,以及叶落归根的历史。包拯的形象活跃在众多文化作品中,戏曲是主要载体。庐剧,流行于以合肥为中心的江淮一带和大别山区,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作为包拯故里的代表戏曲,庐剧也有许多刻画“包公”形象的著名剧目。

活动中合肥市李鸿章故居陈列馆馆长、合肥市清风阁《包公廉政展》专家组成员吴胜,安徽省作家协会主席、矛盾文学奖评委许辉,合肥市文联主席、国家一级编剧完颜海瑞等研究包拯及廉政文化、庐剧等项目的专家、学者分别介绍了历史上的包拯事迹及包拯精神、戏曲和小说中的包公形象及庐剧和庐剧中的包公戏等。

与会记者对包拯出生地小包村、包拯少年读书地包公祠、包拯归葬地包公墓等国内独有遗迹的进行了考察、采访,参观了渡江战役纪念馆、罍街、岘山新农村等文化景观,并观看包拯故里代表戏曲——庐剧中的“包公戏”。

据悉,中国晚报工作者协会现有会员单位186家,涵盖了全国所有地区晚报,是中国新闻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。中国晚报工作者协会会长任欢迎、秘书长王炳云参加了本次宣传活动。《北京晚报》《新民晚报》《今晚报》《武汉晚报》《钱江晚报》《燕赵晚报》《信阳晚报》等数十家著名晚报都派出精兵强将,到合肥集中采访。

编辑:信阳日报社全媒体编辑-郑琦
分享到:


热门城市:
区县翻译 :

在线客服

QQ客服一
在线客服QQ10932726
QQ客服二
在线客服QQ1097430389
QQ客服三
在线咨询